2017“第三届中国好质量企业案例大赛”会后报告
-精益六西格玛改善方法专场
2017年12月8日,由中国质量俱乐部和中国质量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质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江西瑞普德测量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泰珂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萃盈科技QuAlnS联合赞助的2017“第三届中国好质量企业案例大赛”展示和评比在上海诺宝中心酒店隆重举行。今年也是中国质量俱乐部成立十周年。本次大赛吸引了500多位来自质量及改善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前来参会,整个比赛现场,充满惊喜和刺激,对参赛者和参会者有非凡的意义和巨大的收获。
本次大赛,自2017年开始进程,历经案例提交、案例初审、案例修改、最终展示几个环节,历时半年多。经过专家评委对来自65家企业提交的各89个案例认真的审阅和严格的筛选,评选出32个入围案例到现场进行展示。12月8日当天,32家案例平均分成两个专场。最终评选出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
本次案例大赛“精益六西格玛改善方案”专场。由潘海龙(组长)、冯文亮 、崔有祥、张伟四位专家评委坐镇现场。全场一共有16个精彩的案例分享,现场全程座无虚席,气氛十分活跃,每位专家评委对每个案例给出了合理的评价建议,并打出了公正合理的评分。参赛代表们也都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案例1
演讲单位: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RF球囊生产合格率提升
现今使用球囊扩张血管狭窄的产品市场,特别是冠脉血管产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开发的冠脉新产品RF扩张球囊导管,但RF球囊在转产前合格率偏低,会变向增加产品转产后的成本,而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于以上状况,考虑选择该项目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RF球囊的合格率,降低成本,满足转产的需求。
首先介绍了质量改进小组的成员,并且制定了项目计划和目标。之后对问题进行了陈述,定义了Y。根据计划目标计算了未来三年的净收益为43.25万元。
由于测量系统为计数型测量系统,故采用了Kappa对白斑和针眼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并且确定了RF球囊不合格评判的测量系统是可以接受的。
分析产品的生产流程,列出了可能影响不合格的因素。通过C&E矩阵和FEMA分析确定了主要因子为5个。之后进行了全因子实验,得出p=0。对每个因子进行DOE分析,最后得出了最优组合。
试生产率达到了超过预期目标,达到了85%,财务预期成果达到了51.45万元。团队成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评委点评:确定了最后组合之后没有改进SOP,之后的生产没有进行实时管控,并且项目还没有达到六西格玛的目标,还有可以提高的水平。
案例2
演讲单位: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RCV项目品质能力提升
首先介绍了团队的构成和成员,以及项目背景,并且确定了改进目标,即MSC自主工艺生产THD降低7%以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水平,良率提升在90%以上。对团队成员和每人的能力进行了矩阵分析。
利用排列图确定了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后通过流程图,鱼骨图和单因子分析找出两个关键因素:工装高度对THD400影响显著、工装斜度对THD400同样影响显著。
对以上两个因素继续细化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论:工装位置对THD400影响显著,其中工装在-5S位置影响较大。接下来进行DOE试验确定出常规工装的最优组合。并且制定了新的SOP,对改进之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
评委点评:六西格玛项目有明确的流程(DMAIC),每个过程的界限是很清晰的,但ppt中各项目的区别不是很清晰。
案例3
演讲单位:河南海天电器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缩短保险丝盒盖冷却周期
首先介绍了项目团队和项目背景。通过对生产时间的分析,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塑料的冷却时间占生产周期的比例很大,所以确定了改进的目标,即减少塑料的冷却时间。
定义了Y,两类缺陷:尺寸缺陷和外观缺陷。并且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测量系统可接受。
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时间的潜在因子,使用PMAP对流程进行分析,利用排列图和DOE实验确定了两个关键因子。并且对显著因子的残差图进行分析,确定doe因子实验结果可信。之后确定了最优组合。制定了新的SOP,对后续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实时控制,确定了工艺是处于稳态的。
通过这次的改进,为公司提高了收益。并且总结了3个心得:用数据说话,科学分析和团队的建设。
评委点评:生产效率的提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减少设备的运行时间,之后才考虑怎么提高运行效率和品质效率。
案例4
演讲单位:统合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降低PTH3线产品生产周期
首先介绍了项目的组织架构,团队成员的分工和项目背景。由于产品的生产时间长,经常交付超期,所以客户投诉较多。
利用流程分析,因果矩阵图和FMEA分析确定了主要的影响因子。提出了三个改进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方案。之后进行了SOP的变更。对比改善前后flash的时间,确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进行了工序和磨具的改善。
评委点评:生产场地不可以作为Y,减少生产场地的占用可以作为改进收益的副产物。没有对于生产周期的分解,没有对于库存的分析,确定导致库存的类别。在分析方法上可以利用单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或回归分析。降低工艺时间,需要关注产品设计。
案例5
演讲单位: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降低某型号RCV磁铁破不良率
通过生产统计发现,磁铁破不良率严重影响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磁铁的破裂主要是边破裂。团队每周都有会议,并对团队成员的能力进行评分。
首先是测量系统的分析,对于检测人员的能力进行分析,检验人员满足测量系统的要求。
利用Ca矩阵分析得出可能的关键因子,再利用FMEA分析筛选出了10个因子。分析产生不良的具体原因,运用建设检验分析出剩下的关键因素。对于每个因素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找出了3个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之后进行了DOE试验及因子最佳化。更新了SOP。改进后达到了5σ水平,超过预期目标。
评委点评:数据的表达有一些问题,可以用别的方式表达。对样品的选取可以更进一步的考虑。在有多个单因素方差分析时可以选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一次性做完。
案例6
演讲单位: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专配厂
演讲主题:降低动转系统渗漏赔偿
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及项目团队。
针对2015年的赔偿进行分析得出2个因素:主要是2大类的密封问题。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得出Cpk=0.67,对问题的分析发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刚性密封导致。由于存在大量的刚性密封,所以对于每个问题一一分析解决。
通过改变工艺,减少累计误差,并且设计变革大幅度降低了渗漏问题。之后制定了新的SOP。
评委评价:项目属于精益生产。对于Y的选定存在问题,其次对于问题的来源和问题的发现在报告中描述不够详细。可以多使用一些可靠性分析和售后反馈。保证使用的分析工具的正确性。
案例7
演讲单位:河南海天电器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355 Komax劳效提升
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及团队成员。由于厂房的搬迁,为了保证在搬迁阶段的客户供货,需要提前陆续备出产品。 给出了Y的定义。之后进行了测量系统的检测,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通过排列图确定主要因素。发现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减少非生产时间即减少磨具更换。
通过FMEA分析找出了主要因子,改变了工艺顺序并制定了新的SOP。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可以迅速熟悉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原有的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评委点评:对于工具的使用小心。使用kappa时抽样太少,后续的工作中提高员工能力很不错。
案例8
演讲单位:上海赛博电器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降低供应商电热管加工损耗
介绍了项目背景,由于电热管的报废率较大,报废损失很大。所以成立了项目组的帮助供应商取消供应商的报废率。
首先对监测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其可接受。之后给出了对Y的定义并将其分为解为10个y 。通过排列图和鱼骨图超出关键的少数。发现四个参数为重要因素。通过DOE试验发现他们存在交互作用,并且确定了最优组合。之后进行了SOP的变更。对管理人员进行管控意识培训。
评委点评:最速爬坡法的使用,在kappa分析中的样本量太少建议样本量大于等于30。
案例9
演讲单位: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转子动不平衡改善
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项目的团队成员,确定了改进目标。给出了Y的定义。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其可信。
利用流程图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发现过程能力水平不足和3个主要因素,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大倒角跳动对爪极动不平衡量影响显著,后爪极跳动对转子动不平衡量影响显著。改进了磨具和生产工艺。但是对之后的统计数据发现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又再次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发现了主要因素。再次改进之后生产过程处于稳态。
评价点评:回归分析不需要正太检验,双样本t检验需要数据分布呈正太。
案例10
演讲单位: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P球囊扩张导管导丝口连接合格率提升
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团队成员,由于产品的一次合格率较低只有75%,所以目标就是提高一次合格率。
定义了Y,并给出了严重的缺陷项,对测量系统的分析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可信。通过流程图和C&E矩阵和PFMEA分析确定了可能的因素。之后通过因果图分析,对影响导丝口耐压的因子进行分析,找到改善导丝口耐压的关键因子。
提出改进方案:对管材组装方式进行改进,提升导丝口耐压,提高合格率;通过工艺方式变更,采用设备连接方式,产品加工过程,减少波动,减少手工作业造成的不可控噪音影响;
改进后用PFMEA再次分析。并制定新的SOP。
评委点评:项目的界限清晰,很好。
案例11
演讲单位: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专配厂
演讲主题:降低空调系统问题车次赔偿率
介绍了项目团队人员和项目背景。由于用户对空调的投诉量较大,分析了影响空调的问题的主要原因(饼图)
通过流程图,鱼骨图分析原因,发现设备能力不足,不能检测出缺陷。改进检测设备的设计,并对现有的对检测设备进行了改进。同时也优化了空调的安装流程。在之后的安装中对于空调的组装进行实时管控。制定了新的SOP的改进,改善的设计成果应用带其他车型。
评委点评:打点图的使用很好,对于改进工艺增加的成本是怎么处理的。
案例12
演讲单位:河南海天电器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降低D2XX生产合格率
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及项目团队。由于新工艺的应用,造成合格率比较低。
给出了Y的定义,并将其拆分为五个小y。通过排列图找出主要因子。之后进行了对测量系统的检验,确定其可信。
通过变量细流程图,因果图,FMEA分析,找出了关键因子。之后进行了DOE试验发现各个因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找出了最优组合。对相应的因素进行了一一改进。制定了新的SOP。对之后的生产进行了实时监控,达到了预期目标。
评委点评:没有介绍排列图中的数据来源。
案例13
演讲单位: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降低Grus音频直通率损失
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团队成员,排列图分析出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定义了Y,耳机音频综合一次直通率。
通过连续的排列图进行分析,锁定了主要因子。首先去验证的Y数据的真实性,之后又分析的Y的过程能力指数发现有两个不符合要求。对制造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了因果矩阵分析。进行了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MEA) 确定了RPN大于100, S>=9是必须改善项目,也很可能是显著因子。之后再次进行了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MEA)分析。发现还有三个因子需要改善。之后对每个因子都进行了单独的分析和改进。最后更新了设计图纸和SOP。对之后的生产进行了SPC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
评委点评:项目做得很好,没什么可以提出的问题。
案例14
演讲单位:三一集团-杭州力龙液压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五部卓越体系
质量管理趋势:
1、初级阶段(质量检查QC)
2、中级阶段(统计控制SQC)
3、高级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QM)
4、卓越阶段(经营质量MBQ)
三一质量 评价体系:1、产品评价体系2、管理评价体系
公司现有的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离司率高)、供方(供方水平低)、环境(社区投诉多)满意度不高。统计技术(QC、品质展开、多变量分析等)、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机制水平不高。
公司的未来目标:按“五步卓越”法,一步一步夯实基础,建立标准,明确目标,逐步提升,最终达到卓越 质量体系水平。
案例15
演讲单位: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LED灯加速寿命可靠性项目
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团队成员,希望提高检测台的检测效率。
对Y进行了定义,对于测量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可信赖。列出影响因子。进行了2组不同温度下的老化试验,提高试验温度可以加速老化。并制定了新的作业指导书。
评委点评:怎么确定实验温度的选择,对于之后的分析存在结果问题。
案例16
演讲单位: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车身车间ROOF LINE配件生产瓶颈精益改造项目
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团队成员,市场的需求要求生产企业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利用工序分析法,得出影响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搬运效率低。之后利用4象限法则,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评委点评:项目属于精益生产,用机器代替人工,推进智能制造。
一天紧张激烈的比赛终于落下了帷幕。质量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改善是快乐的,改善永无止境。2017“第三届中国好质量企业案例大赛”又是一场精彩的质量盛宴,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质量界的精英参与进来,质量成为每个企业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让我们一起创造中国质量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