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人的精神家园,浏览中国质量俱乐部官方网站
加入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1-5296-1817

会员申请

[lrm_form default_tab="register" logged_in_message="You are currently logged in!"]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国5S失败率高达90%?为什么?

中国5S失败率高达90%?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8-29 作者:通讯员

写在前面
近年来,智能制造热潮席卷神州大地,成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最重要的举措。其中,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作为智能制造重要的实践领域,已引起了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5S管理作为一种基础管理,对内可以创造安全整洁的环境、消除各种浪费,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确实值得所有企业推行。
但是在中国90%推行5S的企业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
管理理论界和5S培训师总结的失败原因大致包括:高层支持不力;中层不重视甚至有抵抗意识;员工素质低不认真不配合。
但是,这些并非深层原因,而是表面现象。把现象误作原因当然解决不了问题。
异于美国资本主义的日本儒家资本主义上世纪70、80年代的优异表现和南美资本主义的腐败衰落,特别是前苏联1991年采取“休克疗法”,在缺乏资本主义体制的制度和人文基础的情况下一夜转变成资本主义体制的不良后果,使新制度经济学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制度具有互补性。
即制度的顺利运行依存于其所处的历史、法律、社会、技术、政治和经济环境,因此,一种制度的移植必须有与之互补的环境相配合。
5S作为一种源自日本的制度,在往中国的企业移植时当然也需要有与之互补的环境。
而5S在中国企业推行失败的原因当然也主要在制度的互补性上。我们只要找出我国企业推行5S失败的环境与日本5S运行成功的环境的关键差异,即可找出我国企业推行5S失败的原因。
按照这种思路,我们下面就追溯5S在日本的特殊运作环境。
01

5S的日本环境

首先要明确的是,5S并非突然一次冒出,而是在实践中根据所面临的环境逐步从1S扩展到5S。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到80年代中期成熟大致经历了30年,是缓慢演进而成的。
第二,二战后日本面对特殊的政治环境。二战前日本货质劣价廉,曾是劣质品的代名词,但由于价格低,尚可对外出口。
二战后,由于美国不但未受战争的祸害反享其利,而欧洲也在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快速复兴,日本在美军管治下生产受限,劣质品又难以出口,于是开始在美国质量专家帮助之下走上改进产品质量之路。
而糟糕的环境里很难产出高质量的产品,5S应运而生。
第三,二战失败的日本国民意识和心理状况。二战战败不但未击垮日本,反而使他们更加团结,更加有凝聚力,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也在企业里延续。
团结、奉献、坚韧。不怕吃苦、责任心等这些在我们文化里有些流于口号的东西却体现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有这种基础,企业想实现什么目标,一呼百应。
有了奉献精神、责任心、不怕吃苦,特别是个人需要服从集体要求和愿望,甚至心甘情愿延长工作时间,使得实施5S几无阻力。
    
第四,有一批眼光远大的企业领袖。
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军管治下的经济政治体制催生了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物,他们认为,必须永久改变二战前日本产品质量低劣的形象,并且态度坚决。
他们都把质量作为企业立业之本,并把美国的朱兰和戴明邀请到日本传授质量管理知识。对产品质量的追求进而带出了对5S管理的要求。
由于5S是企业领袖们对产品质量追求的基础上产生的,5S影响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所以他们身体力行,对自身也严格要求。结果企业员工上行下效,5S进展顺利。
第五,日本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日本劳动力的高成本有三个因素促成:一是在美军管治下,二战后的日本仿照美国的工会法制定了自己的工会法并于1946年3月开始实施。
在工会带领下,日本工人通过各种运动迫使企业主提高工资,从而维持相当水平的工资。二是为对抗共产主义而于50年代推行的维持高工资和高生活水平的计划。
三是为与经济迅速发展的西欧各国竞争要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经济体质而推行的收入倍增计划。由这三种因素促成的高劳动力成本使得企业只能另寻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
第六,日本资源匮乏,必须减少浪费厉行节约。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不足,加上二战侵略他国对资源的耗费和美军轰炸导致国内物质基础的破坏,整体资源越加匮乏。
另外,在与欧美企业竞争中不但要改善质量,更要努力降低成本。资源匮乏和降低成本的要求促使日本企业设法消除浪费。
这在丰田公司体现得最为彻底,事实上5S也正是在丰田公司逐步完善和成熟的。在丰田人眼里,5S不仅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塑造企业形象、增加安全性,更有助于丰田一直致力追求的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和改善质量的目标。
第七,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加上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的企业文化,令员工以厂为家。
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对5S的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等终身雇佣制瓦解时,5S的意识已经形成。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早在1922年,美国的福特受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在其公司制定并实施CAN—DO计划(Cleaning up,Arranging,Neat—ness,Discipline,Ongoing Improvement)
且从中受益。而5S正是源自福特的CAN—DO计划,但是CANDO计划对福特和美国的影响远不及5S对丰田和日本的影响大,并且60多年后福特还要反过来向丰田学习5S(包括由5S支撑的TPS)。
其中的原因就是二战前后的美国没有二战后的日本所面临的内外困境,也就是说,美国当时还没有催生5S的环境。由此可见,5S的推行确实需要与之互补的环境。
02

中国企业5S推行失败的原因

既然任何一种制度的运行必须有与之互补的环境相配合,那么我们缺乏在日本生成5S的环境就是推行5S失败的原因。
    
第一,我们的企业推行5S都是一步到位,寄希望于培训师帮助下三个月到半年的5S运动。这种运动式的作风本身就是与5S的精神本质相悖的。
5S的最后一个S是素养,强调员工把前面4个S化为潜意识和习惯而坚持下去,而意识和习惯显然不是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能够形成的。
    
第二,我们企业可以靠低劳动力成本来维持产品总的低成本。